扫一扫,关注我们

产业领域
  • 重要突破!氢能进入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鼓励类项目!

    文件明确,鼓励类目录聚焦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关键领域,重点鼓励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事项。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对鼓励类投资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23-07-18
  • 氢能观察市场分析:上半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超2000辆

    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其中,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274.7万辆和27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3%和31.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103.9万辆和102.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8.6%和91.1%。

    2023-07-14
  • 绿氢呈现集聚性、融合发展趋势 工业领域替代应用已显成效

    绿氢产业的发展,被普遍视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利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一环,前景十分广阔。“到2060年,我国每年大约需要1亿~1.3亿吨氢气,其中主要部分将会来自绿氢。”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建国认为,氢能担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低碳转型发展的重任,在可再生能源消纳方面有重要作用。

    2023-07-12
  • 我国首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

    中国石化宣布,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产出的氢气通过管道输送到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替代现有天然气化石能源制氢。至此,项目成功实现绿氢生产到利用全流程贯通,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该项目制氢规模达到每年2万吨,是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为国内光伏发电绿氢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

    2023-07-10
  • 沪甬城际物流“氢走廊”首发重卡 往返半径增加到400公里

    此次示范的“氢走廊”计划用于运输由宁波发往上海的镇海基地聚烯烃产品。镇海炼化加氢站与氢燃料电池系统头部企业鲲华科技公司、上海临港加氢站、物流承运商镇海石化物流公司等产销研用的多方协同,对于一辆满续航400多公里的氢能重卡,往返半径增加到400公里,有效拓展了华东地区氢能物流辐射范围,为跨区域城际氢能物流干线的运行奠定了能源基础。

    2023-07-07
  • 中国氢能牵动绿色化转型产业链规模将达到10万亿元

    在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氢能成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当中的焦点,而绿氢是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氢气的产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绿氢产业上游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相连,下游则应用于化工、冶金、交通等产业,对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正在积极打造绿氢产业链,那么绿氢产业的现状如何,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呢?

    2023-07-05
  • 重磅!中国石化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

    炼化工业将是绿氢实现工业领域降碳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该项目生产的绿氢就近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完全替代现有天然气化石能源制氢,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开创了绿氢炼化新发展路径,为我国绿氢工业化应用提供示范,对炼化企业大规模利用绿氢实现碳减排具有重大示范效应,推动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2023-07-03
  • 10万方/小时!国内最大规模天然气制氢装置顺利开车

    西南院具有60多年专业的催化剂研究、生产和应用经验,是国内最早开展低压合成甲醇工艺及合成催化剂研究的科研院所,该技术的研究成功打破了国外公司在低压甲醇合成技术上的垄断,并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996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西南院主要从事气体吸附分离(PSA)、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碳一化学、氢能、碳捕集、镍/铜/贵金属等系列催化剂的技术研发、产品生产供应、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及项目EPC等,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完备的设计资质和丰富的工程经验,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

    2023-06-27
  • 2万吨绿氢!500MW风电!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首个自治区第二批风光制氢示范项目开工!

    鄂托克旗风光制氢一体化合成绿氨项目于2022年9月29日列入自治区第二批风光制氢示范项目,是鄂尔多斯市首个开工的自治区第二批风光制氢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8亿元,新建年产2万吨绿氢电解水制氢站及配套的500兆瓦风力发电场和长约60公里220千瓦输电线路工程;新建5兆瓦离网光伏发电柔性直流制氢科技创新项目;下游新建配套年产15万吨绿氢合成氨装置及加氢加油加气充电桩综合站一座。项目配套新能源年发电量约15.3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 459759.3吨,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无废气、废渣产生,环境效益显著,是零碳绿色化工项目。

    202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