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科谷资讯
  • 国务院21条促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方案提出7方面21项具体政策举措。一是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二是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着力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

    2022-06-10
  • 碳排放委员会主任陈云华:认可服务“双碳”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大力发展团体标准”。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科学、高效地推进“双碳”标准化工作,2022年5月11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碳排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近日,记者就认可如何服务“双碳”工作高质量发展,采访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副主任、碳排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云华。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新成立的碳排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基本情况。陈云华: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挥全国一盘棋的体制性优势,离不开各个地方、行业、领域,以及专业技术机构等社会力量的共同发力,这也是我们筹备碳排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的初衷。碳排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是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委员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之一,由来自认可机构、认证机构、检验机构、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方面的36名委员组成,主要负责归口管理碳排放专业领域团体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和复审等技术工作。秘书处承担单位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主要负责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和规则,启动并开展相关工作,为加快推动行业资源集聚、提升“双碳”标准化工作水平提供支撑。

    2022-06-08
  • 贺克斌院士:“双碳”行动将推动蓝天成为老百姓的“日用品”

    现行清洁空气政策可以在2030年之前保持排放下降,但之后减排的潜力会大幅收窄,而“双碳”行动则可以推动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今天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说。曾担任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的贺克斌注意到,从“夏奥蓝”到“冬奥蓝”,是我国蓝天保卫战成效含金量全面提升的一个缩影。对中国老百姓来说,蓝天正在从“奢侈品”变为“常见品”。 “相比夏季,冬季因采暖等原因,污染物的产生量会上升30%以上,因气象条件变化,对污染物的消纳能力会下降30%以上,获得优质空气质量要困难得多。”在此背景下,2021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仍达30微克/立方米,北京市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首次实现6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今年2月冬奥会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明显下降,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北京PM2.5浓度仅为23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仅为35微克/立方米。而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期间的PM10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

    2022-06-06
  • “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确定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和政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积极营造节能降碳浓厚氛围,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公布。《通知》明确,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定为6月13日至19日,全国低碳日定为6月15日。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节能先行”。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2022-06-01
  • 欧阳康:“双碳”目标、绿色发展与国家治理 引领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就是碳达峰和碳中和。到某一时期或者到2030年中国的碳达峰达到一个最高的限额以后,后30年我们承诺要通过其他的各种途径,包括绿色发展实现零排放,这件事情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其实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工业文明的背景下所产生的全新现象,实际上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的自我约束和挑战。为什么要碳达峰呢?二氧化碳的排放与温室效应有多大的联系、与气候变化有多大的联系?主流的科学家认为有一定影响的,原来我们讲地球之所以有人类,是因为地球生命圈适合。新冠疫情造成全球的产业链中断,地球的环境反而发生了比较好的变化,这样反映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是有影响的。有一些专家明确算出了碳排放的数量和地球升温的速度或者程度之间是有内在相关性的。可以考虑从这个角度约束人类和自我的行为。中国的碳排放峰值到底是多少?道路还有多远?也许我们的发展因为碳排放而受到某种约束,我看到一个目标值说到2030年我们的目标是120亿吨,如果真正实现这样的话,等于我们未来的空间剩下了10亿吨。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快速发展的节奏恐怕就会多少有所遏制,这一点现在看来真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关于碳排放与我们GDP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GDP的每一个百分点增长所消耗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关于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通常认为碳达峰就是达到国家有限人口范围内最高的水平,如果不是改变了能源结构或者排放的数量,就意味着它是经济发展的峰值,这个峰值在中国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这个实际上联系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未来我们经济发展的空间还有多大?除非我们改变能源结构,让包括像清洁能源占到更多的比例。

    2022-05-30
  • 中国节能宋鑫:央企在“双碳”实践中承担示范带头作用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碳中和也不再仅仅是温室气体减排事务,而是各国之间技术和经济竞争的高地。宋鑫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涵盖能源、经济、社会、气候、环境等众多领域,涉及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层面,是一项长期的、高度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到区域、地方,再到行业、企业乃至个人参与其中,协同发力贡献智慧和力量。企业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主体,中央企业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他们在社会责任中的行动备受关注。那么对于中央企业来说,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宋鑫认为,中央企业在“双碳”实践中承担着责无旁贷的示范带头作用。在2021年5月26日召开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中央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带头压减落后产能、推广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2022-05-27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探索“用炭不排碳”的煤炭利用新途径

    周宏春:目前,我国煤炭自给率达到96%,探明储量和开采量远超油气,且基本具备了现代化开采和按需生产的条件,与此同时,现阶段风、光、水等非化石能源稳定性、连续性差,所占比例小。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纵向来看,2021年以来,一度出现煤炭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电力供应趋紧的局面。近几个月,受国际局势影响,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明显,3月份煤炭进口量下降近40%。从能源安全角度讲,需要扩大产能以保障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生活需要。需要说明的是,增加煤炭供给不等于简单地扩大煤炭消费,煤炭保供也需要坚持清洁低碳。扩大产能主要是布局一批竞争力强、现代化程度高、拥有完善的跨区域输送和集散条件、抗压能力强、安全保障性好的现代化煤矿,同时抓住政策调整机会,做好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工作。

    2022-05-25
  •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能源资源高效利用

    新闻: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据了解,该中心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筹建的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点评:碳计量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是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活方式绿色变革、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目标的重要保障,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能够发挥内蒙古资源、生态、区位等优势,紧密对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积极探索碳计量路径和模式,引导全国各地计量技术机构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本栏整理:辛义生

    2022-05-23
  • 国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新能源

    从全力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从推动各方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到助力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中国不仅是全球气候环境治理的坚定行动派,更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新能源汽车推广,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力促绿色金融新发展……无一不在体现着中国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实践行动上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努力。借着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春风,不仅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以及整个产业链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新能源汽车、环保服务以及绿色建筑等领域也在谱写着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篇章。2022年,适逢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中国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为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在共建美丽中国的同时,进一步体现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用。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