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产业领域
  • 电动只是过渡,氢能才是未来?盘点各大车企氢燃料汽车研发进展

    实际上,氢能像是一块遥远但是诱人的大蛋糕,虽然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在没有鹿死谁手之前谁也不敢轻易放弃,虽然丰田在这一领域暂时领先,但是丰田在氢能领域依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并没有形成绝对的垄断,这就像一场豪赌,谁都不敢轻易收手,所以氢能未来的竞争或将会非常激烈。目前,长城汽车、现代汽车集团在内的中外车企,已与全球其他优秀企业联合牵头成立了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目前成员企业已超百家,共同致力于推动氢能高质量发展。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各大车企在氢能领域的研发进展。

    2022-06-10
  • 中国首款量产氢燃料车亮相,3分钟续航700公里,将在第二季度上市

    这些参数若能在实际应用中不被大幅度降低,相信将成为许多人比较适合的选择新能源汽车无论是经济性能还是环保性能都比燃油车有着显着的优越性。而且目前城市汽车用户以中短途用车为主,若真的拥有一款安全可靠的氢燃料新能源车,相信一定能在市场上产生良好的回响。之前纯充电汽车与电动力燃油混合车型已经在市场中瓜分了一大半,而如今国内第一款氢燃料电池车再次让大家感到好奇,要知道日本氢燃料电池的生产技术如今已经处于全球较领先地位,而韩国也有不少汽车正在努力进行这方面的技术开发,相较之下国内氢燃料汽车却屡见不鲜,此次登场的便是氢能源量产车型——长安深蓝C385。这款车型无论是在外观设计上的科技感,还是在功率上的续航里程上都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和对中国消费者的期待。

    2022-06-08
  • 推广3000辆氢燃料电池车湖北武汉着力培育氢能重点企业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发布《武汉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紧跟全球氢能产业发展前沿,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为主线,打造创新研发、装备制造、示范应用协同发展的中国氢能枢纽城市。为贯彻落实“双碳”战略,加快推进全市能源结构清洁转型,武汉市将着力培育一批氢能重点企业,建设一批氢能与燃料电池研发、检测、认证机构,打造氢能产业集群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全产业链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100家,累计产业投资总额达到200亿元。对牵头承担氢能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企业,武汉市将按照国家拨付资金的50%给予最高500万元配套资金支持;对于本市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含)以上的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每年按照核心零部件销售收入2%—5%的比例,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超额累进制阶梯奖励;对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含)以上的氢能产业投资技改项目,按照其建设有效期内实际完成生产性设备投资总额的8%给予一次性补贴,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2022-06-06
  • 全球天然气价格暴涨!绿氢成本已经显著低于天然气制氢

    由于国际油价和全球天然气供需的影响,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华东地区LNG价格一度高达8400元/吨(相当于6元/标方)以上。数据显示,以6元/标方的天然气制氢,氢气成本高达2.78元/标方。而根据2022年4月,上海市发改委关于公布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竞争配置结果的通知,该项目上网电价为0.302元/kWh。研究表明,以0.302元/kWh的绿电,碱性电解水(AWE)技术制氢,绿氢成本仅为1.67元/标方。值得注意的是,0.302元/kWh还是上网电价,海上风电的业主方仍然有合理的投资回报。随着风电光伏成本的持续下降,以绿电生产绿氢的竞争力有望不断增强。碳目标支撑绿氢的巨大需求,中国作为风电、光伏和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业大国,成本优势明显。风电光伏的快速发展与电网有限的消纳能力决定了超大规模绿氢的时代必将到来,将为电解水制氢技术和设备供应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2022-06-01
  • 长城汽车将发力氢燃料电池?上汽“氢实力”已跻身全球前列

    据媒体报道,长城或将在年内再推新能源乘用车独立品牌,不过这次的主角却是氢燃料电池,看来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将采用“氢电并举”的技术路线,这个国内重量级车企将会在氢能源领域掀起怎样的“新”波澜?详情如何还需进一步观察。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表示出兴趣,这一赛道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龙头上汽集团不仅在氢技术持续取得重大突破,由它打造的新一代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产品关键性能参数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成功实现了一系列氢燃料电池项目的产业化落地,成为了氢能领域当之无愧的“领航者”。

    2022-05-30
  • 中石化胜利油田首批新能源运输车投入使用 完成运输任务

    这10辆新投运的LNG新能源运输车均达到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因采用清洁能源,较以往燃油车更加环保,预计二氧化硫能够实现零排放。投运以来,运输分公司运用新能源运输车已累计完成LNG运输451.4吨。这也是油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清洁运输的重要举措。作为注汽锅炉的燃料,每年胜利油田会使用大量的液化天然气。以往,注汽锅炉的液化天然气燃料补给主要依靠外委运行,为提升支撑保障油田主业生产能力,减少外委费用,胜利油田运输分公司购置了10辆LNG新能源运输车保障油田内部市场。自2020年以来,这家公司持续加大电动、LNG、氢能动力运输车辆投入力度,更新新能源车辆62台,有力推动“绿色运输”建设。

    2022-05-27
  • 长城已完成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产品规划 将推高端氢能车

    5月24日消息,据财联社从接近长城知情人士处获悉,长城汽车已完成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产品规划,并计划以独立品牌推出,定位高端。该知情人士称,“长城汽车燃料电池( 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品牌及产品内部已准备就绪,原计划今年二季度推出,但疫情因素估计要推迟到年底。”面对着疫情和油价的双重承压下,传统车企们纷纷发力新能源。长城汽车也不例外,采取纯电动、混合动力、氢动力三大主流技术方向全面覆盖,成为国内布局范围最广的企业之一。事实上,早在2020年底,长城汽车就规划了高端汽车项目沙龙。时任长城汽车沙龙智行CEO的文飞表示“沙龙品牌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第一的氢电双能豪华品牌”。

    2022-05-25
  • 中国又一项技术迎来突破,甘肃喜迎一项大工程,为国创收几十亿

    对于一个国家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能源。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能源储备的话,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必将腾飞。中国也算是能源大国,但毕竟中国有十四亿人口,每年消耗的能源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每年我国都要花费数千亿去进口国外的能源。也正是因为对其他国家的能源依赖性在不断变重,所以我们国家迫切地希望能够在能源领域寻找到新的替代能源。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能够开发出氢能源的话,我们国家就再也不需要依赖其他国家的能源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研发氢能源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最早在氢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国家。我国氢能源技术迎来了重大突破,并且在甘肃建设了一个超大工程,将西北三省联合成一大片制氢产业,根据科学家的技术,这制氢工程每年可以为我们国家创收几十亿。

    2022-05-23
  • 世界级“氢港”初具规模 加速“氢经济”全球落地 为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计,到2050年,全球大约1/4的氢气将用于国际贸易,包括超过1亿吨的绿氢和超过5000万吨的蓝氢。其中一半将通过管道运输,一半将通过氨船运输。“氢港”在其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港口既是发展氢能的推动者,也是氢能落地的首批受益者。近年来,国内外各大港口、企业纷纷加快步伐布局“氢港”,短期内着眼于港口本身的氢能产业链建设和能源消耗清洁低碳化,长期来看,也为当地的氢能全球化贸易和能源转型做铺垫。据了解,现阶段我国已有一批“氢港”初具规模,分别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上海市临港新片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江苏省张家港市、浙江省宁波市等地区,正成为中国氢能产业的样板示范区,为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海外,美国的长滩港和洛杉矶港、荷兰的鹿特丹、西班牙的瓦伦西亚港、日本的横滨港等,都在采用氢相关的技术,来减少航运和港口的碳排放,并建立能源转型的综合体系。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