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迈向发展共同体 共创美好繁荣未来——习近平主席在“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多国人士强烈共鸣
多国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对全球发展事业作出的深刻论述。他们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推动国际社会聚焦发展问题、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动携手迈向发展共同体,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他们指出,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断深化合作,助力其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扫一扫,关注我们
多国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对全球发展事业作出的深刻论述。他们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推动国际社会聚焦发展问题、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动携手迈向发展共同体,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他们指出,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断深化合作,助力其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晚11时许,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约翰内斯堡坦博国际机场。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率外长潘多尔,陪同部长、总统府妇女、青年部长祖马等政府高级官员在舷梯旁热情迎接。南非妇女向习近平献上鲜花,礼兵持枪致敬。身着民族服装的民众跳起奔放的舞蹈。
面对百年变局,中非关系行得稳、中非合作搞得好,全球发展就有更多新动能,世界就有更多稳定性。这是28亿中非人民肩负的国际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将举办中非领导人对话会。我愿同非洲领导人一道,推动更多积极、有效、可持续的发展举措在非洲落地,拓展在农业、制造业、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助力非洲实现经济一体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方将继续推动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在今年取得实质性进展,期待非洲国家和非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为了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足迹遍及神州大地:在重庆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山东强调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在贵州察看乌江生态环境和水质情况;在漓江之上关切桂林山水保护;在雪域高原叮嘱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党中央和红军安家延安后,由于敌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条件十分艰苦。延安军民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有力支持了抗日前线。”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
联播+当今世界各国面临史所罕见的多种风险挑战,人类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多重安全困境。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勇立潮头、踏浪而行。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创新,按下“加速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新的时与势之下,考察调研、决策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的关注目光始终如炬。 科技创新夯实强国之基 上世纪90年代,一项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落地苏州。 三十而立,沧桑巨变。 2023年7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刚刚抵达苏州,即乘车前往苏州工业园区。车窗外,视野所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生动诠释着这座“创新之城,非凡园区”的澎湃活力。展厅里,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明星产品”琳琅满目,总书记边走边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寄语江苏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如今,苏州工业园区瞄准这个目标,细化了到2025年的行动方案和具体指标。 7月7日上午,在听取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此行感受,认为苏州工业园区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上确实是走在前列:“值得看,看了让我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了底气。” 察大势、谋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正是科技创新的路径与钥匙。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勇立潮头、踏浪而行。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创新,按下“加速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在新的时与势之下,考察调研、决策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的关注目光始终如炬。 科技创新夯实强国之基 上世纪90年代,一项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落地苏州。 三十而立,沧桑巨变。 2023年7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刚刚抵达苏州,即乘车前往苏州工业园区。车窗外,视野所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生动诠释着这座“创新之城,非凡园区”的澎湃活力。展厅里,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明星产品”琳琅满目,总书记边走边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寄语江苏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如今,苏州工业园区瞄准这个目标,细化了到2025年的行动方案和具体指标。 7月7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