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聚科技亮相核博会 为“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能
2023年11月15至18日,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简称“深圳核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国内氢氨一体化与氨能燃料利用技术引领者合肥氢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聚科技”) 携一系列技术成果展示和应用方案重磅亮相。
扫一扫,关注我们
2023年11月15至18日,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简称“深圳核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国内氢氨一体化与氨能燃料利用技术引领者合肥氢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聚科技”) 携一系列技术成果展示和应用方案重磅亮相。
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当的潮流,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加之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不仅在产销量上稳居全球首位,还推动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贡献者,2016年至2022年中国专利权人获得授权占比达31.9%,年均增速达12.5%,明显高于全球2.5%的整体水平。根据实践,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要经历三个阶段:研发、示范引领和规模化推广。目前,从“走出实验室”到“走向市场化”的中间环节仍相对薄弱,迫切需要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的双重作用,促进专利(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为“双碳”战略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户用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更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息息相关。有分析指出,户用光伏电站的主要客户群体位于乡村地区,可为家庭用户连续20年以上产生稳定的发电收益,有助于带动老百姓致富,让更多人享受到能源转型、低碳发展的时代红利。
除了政策引导之外,技术创新也是实现双碳减排的重要手段。我国已经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等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各行各业向低碳、环保的方向转型。比如,在交通运输领域,我国正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以减少燃油车的使用,从而实现碳减排。
日前,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3外资企业融入双循环主题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论坛由商务部国际商报社、天津商务局主办。欧莱雅、飞利浦等外企的负责人在论坛期间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中国低碳转型给外企在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通过“碳中和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计划”,双方将面向行业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清华大学的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和耐克的产业资源和创新力优势,开展长期深度合作。据三年专项计划,双方将携手探索2050碳中和企业低碳路径规划、绿色低碳生产制造、零碳物流运输及仓储综合解决方案等前沿课题,并推动中国本土碳测算、相关零碳场景行业标准制定的研究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这为中国推进“双碳”目标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科学院丁仲礼院士曾提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构建一个由“电力端”“能源消费端”“固碳端”组成的“三端共同发力体系”。青海清洁能源发展迅速且潜力大、降碳减排成效显著、固碳增汇优势明显,“三端发力”在实现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对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推动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落地生根见行见效、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青海贡献”意义重大。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3日电(记者 缪璐)11月2日举行的第二期“碳讲堂”上,主讲人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洪卫就《“双碳”里的那些误区与思考》主题做主旨演讲。他围绕节能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相关误区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