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政策体系构建完成 重点领域低碳绿色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新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于2021年10月24日发布,是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发挥统领作用,是“1+N”中的“1”。《意见》提出五方面主要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新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于2021年10月24日发布,是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发挥统领作用,是“1+N”中的“1”。《意见》提出五方面主要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战略目标(即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加快绿色发展的步伐。交通运输领域作为碳排放的重要行业之一,实行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据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售量达到33.1万辆,同比增长70%;2023年1-9月,我国新能源中重卡累计销量达到21551辆,同比增长32.4%。随着“双碳”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国新能源重卡销量再创新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创新版图、经济结构正在重构,“双碳”成为世界各国竞先布局的科技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高校作为“关键少数”,因其独特的资源禀赋、人才储备和科技支撑能力,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进程中天地广阔、大有可为。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两个指导性文件的出台,为高校扛起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新使命提供了重要实现路径。新征程上,高校应心怀“国之大者”,聚焦“双碳”目标任务,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内部治理等维度,系统构建高水平服务“双碳”工作体系,为实现“双碳”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由镇江市人民政府、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主办的碳达峰碳中和2023金山峰会,10月26日在镇江举行。本届峰会以“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强产业链、聚供应链”为主题,聚焦产业链、供应链,总结推广绿色低碳发展经验,探索低碳转型、绿色发展新路。我苏记者专访了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特此推出《大咖说“双碳”》系列视频,分享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实践。
10月23日上午,双碳战略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能源数字经济与产业技术学术报告会在合肥召开。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在能源变革、能源创新的历史机遇期,中国能源研究会秉承国家能源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充分发挥能源科技智库作用,紧密联系能源行业产学研用各界同仁,积极搭建政产学研用创新发展示范平台,推动能源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并支持企业加快绿色低碳重大技术研发,加强产学研用协同配合,团结广大能源科技工作者,以科技创新助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文彤表示,近年来,湖北碳市场发展先行先试、成效显著,国家级平台中碳登稳定运行,区域碳市场交易规模保持全国领先;金融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积极开展各类碳金融创新,“双碳生态圈”持续发展壮大。下一步,湖北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强化、充分发挥全国碳市场核心资源富集的优势,努力打造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全国碳市场中心和全国碳金融中心。期待更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湖北“双碳”工作,在碳市场、碳金融体系建设方面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质效,实现共赢发展。
氢能“瓶颈”突破带来的全产业链机会。近年来,在顶层规划政策利好推动下,我国氢能产业热度不断升温,项目布局持续火热,目前已初步打通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初步掌握了氢能的制备、储运、加注、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氢能产业体系正在形成,绿氢供给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由于氢气具有能源与原料双重属性,未来随着装备国产化、市场竞争份额和风光造价下降带来的绿氢成本持续下降,将推动绿氢在交通、化工、冶金和能源等产业细分领域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实现多元化全面推广应用,如绿氢在交通行业重载领域对燃油的替代、在化工领域合成氨醇应用等,进而进一步带动我国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目前,包括国家电投、中石化、东方电气、中能建在内的、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政策支撑,积极布局氢能产业链,抢先发力,抢占氢能发展先机。
“十四五”过半,我国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成绩亮眼。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新能源装机持续快速增长,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加速构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总装机的48.8%,其中风电装机约3.9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4.7亿千瓦。与“十三五”末相比,仅两年半时间风光新增装机约3.3亿千瓦,增长规模和速度惊人。但在无限“风光”的背后也暗藏不少隐忧,包括技术、资金、市场和政策等方面诸多问题仍未从根本上理顺,给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小挑战。如何抢抓新能源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大好机遇,积极应对当前新能源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和创新迭代优势,既是加快推动能源战略转型、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的一道“选答题”,也是确保我国“双碳”目标顺利实现的一道“必答题”。
在建筑设计阶段,测量机器人UCL360S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建筑数据测量,包括建筑物的各种构件信息。基于这些数据,设计师可以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精确的建筑模拟和优化设计。从而优化建筑物的供暖、通风和照明系统的设计,从而降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