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为实现“双碳”目标“主战场”提供关键支撑
随着我国能源革命的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蓬勃发展,如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正成为支撑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关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方电网”)以数字电网为抓手,积极探索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着力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为“双碳”目标实现的“主战场”提供关键支撑。
扫一扫,关注我们
随着我国能源革命的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蓬勃发展,如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正成为支撑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关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方电网”)以数字电网为抓手,积极探索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着力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为“双碳”目标实现的“主战场”提供关键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牵头七部委共同发布《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拉开了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大幕。三年前,党中央作出“30·60”目标部署,把绿色金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中国到国际,“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有哪些特色亮点?“高碳”企业如何更好地进行低碳转型?绿色普惠又该如何打开增长新空间?带着这些问题,在“双碳”目标提出三周年之际,《中国金融家》记者采访了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首次获批CHINALINK暑期国际学校——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国际工作坊项目。作为实现碳中和重要的支撑技术,项目基于CCUS研究和示范,覆盖CCUS全技术链条以及碳政策、碳市场和碳金融,聚焦CCUS热点和前沿,推动“双碳”目标稳步实现。
我国地热能的现代利用(发电)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受资源分布、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制约,中国地热产业的发展逐渐由发电向直接利用转变,探索形成了以地热供暖(制冷)为主的发展路径,带动中国地热直接利用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为国际地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开幕式创新使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点燃主火炬,助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本次亚运会的火炬是由吉利控股集团生产制备并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每生产1吨绿色甲醇可以消纳1.375吨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废碳再生。同时,由吉利远程甲醇动力重卡提供运输保障。
“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在主旨演讲中指出:“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离不开企业的改革创新。中国绿发紧紧抓住‘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发展新机遇,勇立改革创新潮头,抢占绿色发展高地,打造强劲有力、可持续的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为企业绿色低碳创新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在峰会上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系统观念,进一步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中国汽车产业在迈向碳中和之路上,要全面推动技术变革、制造升级、质量提升,统筹全产业链协同降碳,发挥“领头羊”的产业引领作用;要当好绿色发展战略的践行者和先行者,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交通领域的低碳发展;要推进国际国内协作交流,加速汽车产业全球化之路。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电力的增量主体,在补贴退坡直至“平价”时代,应提高政策供给效率,着重发挥市场的调解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开发可再生能源的良好氛围。持续深化可再生能源行业“放管服”改革,提升审批效率,简化审批程序,完善投资备案制度,优化接入电网流程。不断丰富财政政策工具,建立有利于可再生能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确保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形成合力。
还有1天,2023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将于9月16日在未来科学城召开。“能源谷”作为未来科学城“两谷一园”创新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领域技术创新高地、打造北京先进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使命,是举办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的最佳区域。经过近年来集中建设,“能源谷”积极践行“双碳”战略目标,重点汇聚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风电光伏、能源互联网、氢能、储能、固碳六个方面能源科技与产业方向,成为北京市能源领域技术创新的主体承载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