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双碳”市场,能源业的机遇和挑战|ESG观察
我国提出,要力争⼆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围绕“双碳”,我国已经确定了“1+N”政策体系,这一愿景也推动了我国能源向绿色低碳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企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在这背后,创新的能源科技也已经开始发力。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国提出,要力争⼆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围绕“双碳”,我国已经确定了“1+N”政策体系,这一愿景也推动了我国能源向绿色低碳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企业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在这背后,创新的能源科技也已经开始发力。
氢能火炬在奥体中心熊熊燃烧,氢能大巴在场馆间穿梭接驳,26个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的大道速滑馆精彩亮相……历史上首个“碳中和”冬奥会——北京冬奥会成为2022年国际社会了解我国推动“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因此,发展和建立清洁、低碳、安全和高效的能源体系成为当前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也是当下的趋势和潮流。近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与西门子能源联合发布了《2022中国县域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发展报告》,以此探索“双碳”目标下中国县域绿色低碳能源转型发展路线,这不仅对推动我国县域绿色低碳能源发展,也对拓展全球能源企业合作新领域具有推动作用。
解振华表示,在这次大会上,我作为习近平主席的特别代表参加了气候实施峰会,与很多国家的部长、国际机构负责人会谈,大家都认为COP27大会的主题就是落实和行动,应推动各方交流气候行动最新进展和实践,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合作。只有行动才能有案例,本场边会选题非常好,契合本次大会的主题。他指出,十年来,中国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十年来,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点认识,中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这是顺应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碳达峰”“碳中和”来驱动我国实现技术创新和发展转型,这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缩小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距的历史机遇。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采取这样的“碳中和”“碳达峰”的行动,对保护地球地缘,做出关键的重要贡献。
“预计2060年,中国电解水制氢装置可以到达400GW,可再生能源制氢会提升到1亿吨,占当年氢需求量的80%。”日前,在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共同主办的2022年中德专家研讨会上,上海市政府参事余卓平以“双碳”目标下氢能产业发展机遇为主题,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前提下,我国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氢能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他表示,未来40年内,国内清洁氢能源供应占比将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供应足够支撑未来“绿氢”产业发展。
近日在上海市商务委主办、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承办的2022年“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绿色低碳案例征集活动”中入选首批25家优秀案例。同日,霍尼韦尔在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案例报告发布会上加入倡议,在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的指导下联合协会会员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绿色低碳发展分会,助力上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和中国的“双碳”目标。
12月8日在2022年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黄震以“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绿色转型”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说,面向碳中和的能源转型,不仅是能源问题,也不仅是技术问题,它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的问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先立后破的过程,而其路径一定要基于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个层面来进行科学的设计。
据了解,卡塔尔阿尔卡萨800.15MW光伏电站是卡塔尔首个太阳能发电厂,也是目前为止世界第三大单体光伏发电站。该项目位于卡塔尔Kharsaah地区,全部采用了隆基Hi-MO 4双面组件,是世界最大运用跟踪系统和双面组件的光伏项目。该项目预计每年可为卡塔尔提供约18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满足约3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减排二氧化碳约90万吨每年。卡塔尔能源部长表示,该项目开创了卡塔尔新能源光伏发电领域的先河,为卡塔尔举办“碳平衡”世界杯的承诺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