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延至2023年底!含燃料电池汽车!
对于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将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实施管理。自《目录》发布之日起购置的,列入《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都属于符合免税条件的新能源汽车。2022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可按照本公告继续适用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
扫一扫,关注我们
对于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将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实施管理。自《目录》发布之日起购置的,列入《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都属于符合免税条件的新能源汽车。2022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可按照本公告继续适用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
第一个项目是鄂尔多斯碳纤维全产业链生产基地项目。9月19日,针对这一项目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项目参与方分别是蓝天集团、蒙发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城资产基金公司、内蒙古恒信实业集团。此次签约项目总投资60亿元,通过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推动10000吨/年高性能碳纤维项目落户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生产T800-T1000高性能碳纤维产品,计划新建6条原丝线以及6条碳化线,形成30000吨原丝、10000吨碳丝以及5000吨复合材料的规模,碳纤维产业下游布局将包括年产10万个储氢瓶生产基地、年产30000辆氢燃料重卡生产制造基地等项目,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
9月15日,一辆氢燃料电池巴士开进位于福州长乐的“氨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站”加氢,不到10分钟便完成了氢气充注,电池仪表盘显示电量满格。加满氢后该巴士能行驶近400公里。这是全国首座“氨现场制氢加氢一体站”,标志着氨制氢加氢技术进入应用示范阶段。该项目是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州大学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由福建石油联合雪人股份、福大紫金等福建省内新能源企业共同推进。项目以氨作为氢气的储能载体,氨在线制氢、分离纯化、升压加注等功能于一体的自主创新制氢加氢装备技术;解决了高密度储运氢气的安全性问题,降低了氢气储运成本,可灵活调整产能,实现氢气的现产现用,为零碳氨氢能源利用打造一个闭环。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结构低碳转型进展显著,生态环境友好性明显增强。2021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较2012年增长4.8亿吨标准煤,对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的增长贡献度超过4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6%,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6%,“十八大”以来年均下降1.4个百分点,是历史上结构优化最快的时期。章建华表示,“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有力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其中,北方清洁取暖对降低PM2.5浓度、改善空气质量的贡献率超过30%。”
氢燃料电池位于氢能产业链的中游,是氢能利用的主流技术之一。燃料电池是一种非燃 烧过程的能量转换装置,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和氧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氢是燃料电池 的最佳燃料。氢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高,在 40%-60%范围内,热电联供应用情景下可达 80%;反应产物仅为水,从根本上消除了温室气体的排放。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带动了 以燃料电池为核心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叉车、船舶、轨道交通,热电联供、分布式发电、移 动电源、辅助电源的应用。
肖刚首先表示:“国家‘双碳’战略指引着动力行业发展方向。一直以来,在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内燃机企业不断地通过提升柴油机热效率、混合动力等技术手段来降低油耗,这些都是在助力“碳达峰”。但是对于“碳中和”这个终极目标,必须依赖颠覆性的零碳燃料技术创新。氢是终极的零碳燃料,与另外一种零碳燃料氨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燃氢发动机的研究是零碳动力装置开发的重要切入点”。
2022年9月1日上午,以“绿色动力 氢能社会”为主题的潍柴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山东潍坊举行。继8月27日200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运营交接之后,潍柴再次签下1100辆大订单,按下了氢燃料电池更大规模、更多场景商业化应用的“加速键”。会上,潍柴、中国重汽分别与青岛圣通华有限公司、淄博展鸿汽车有限公司、同心智行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等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山东重工、潍柴集团、中国重汽相关领导,氢能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以及行业主流媒体共同见证潍柴氢燃料产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时刻。
“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是能源交通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选择之一。”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在此间举行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说,大力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不仅有助于交通行业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还有助于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能源安全。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被认为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的重要载体。本届大会上,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成为与会嘉宾关注交流的焦点。记者在大会北京展示现场看到,长安深蓝、北汽福田、韩国现代和日本丰田等国内外车企都带来了新款氢能汽车。
能源交通融合加一个线路就全面了,道路、管路会融合非常好,管路也可以输送能量,也是交通一种方式。今天谈的氢能和后面说的事是一种燃料和动力,就像电和电机。从能源核心来看,是个燃料的问题。我们消费这一侧,装在里面动力核心是什么?是把燃料变成有用功的东西,最核心科技目前是很热门的,气候变化就是跟太阳有关,甲烷寿命比较短但是也是非常厉害的。发展问题和燃料安全问题对我们国家来说挑战尤其大,特别是跟油气有关,还有以煤为主的压舱石怎样在未来我们中国消费更多的能源情况下,把碳能够做到中和。三个问题加在一起时间周期比国外短,所以必须要有一些创新前瞻的科技在部署,或者产业要加速。我们要实现碳中和,这一侧一定是低碳化的,消费侧一定是电和氢的某一种形式,当燃料的东西加在一起,这种才能实现我们国家整个能源碳中和的目标,所以中间也有一个线路图的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