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产业领域
  • 全球天然气价格暴涨!绿氢成本已经显著低于天然气制氢

    由于国际油价和全球天然气供需的影响,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华东地区LNG价格一度高达8400元/吨(相当于6元/标方)以上。数据显示,以6元/标方的天然气制氢,氢气成本高达2.78元/标方。而根据2022年4月,上海市发改委关于公布金山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竞争配置结果的通知,该项目上网电价为0.302元/kWh。研究表明,以0.302元/kWh的绿电,碱性电解水(AWE)技术制氢,绿氢成本仅为1.67元/标方。值得注意的是,0.302元/kWh还是上网电价,海上风电的业主方仍然有合理的投资回报。随着风电光伏成本的持续下降,以绿电生产绿氢的竞争力有望不断增强。碳目标支撑绿氢的巨大需求,中国作为风电、光伏和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业大国,成本优势明显。风电光伏的快速发展与电网有限的消纳能力决定了超大规模绿氢的时代必将到来,将为电解水制氢技术和设备供应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2022-06-01
  • 长城汽车将发力氢燃料电池?上汽“氢实力”已跻身全球前列

    据媒体报道,长城或将在年内再推新能源乘用车独立品牌,不过这次的主角却是氢燃料电池,看来长城汽车在新能源将采用“氢电并举”的技术路线,这个国内重量级车企将会在氢能源领域掀起怎样的“新”波澜?详情如何还需进一步观察。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表示出兴趣,这一赛道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龙头上汽集团不仅在氢技术持续取得重大突破,由它打造的新一代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产品关键性能参数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成功实现了一系列氢燃料电池项目的产业化落地,成为了氢能领域当之无愧的“领航者”。

    2022-05-30
  • 中石化胜利油田首批新能源运输车投入使用 完成运输任务

    这10辆新投运的LNG新能源运输车均达到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因采用清洁能源,较以往燃油车更加环保,预计二氧化硫能够实现零排放。投运以来,运输分公司运用新能源运输车已累计完成LNG运输451.4吨。这也是油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清洁运输的重要举措。作为注汽锅炉的燃料,每年胜利油田会使用大量的液化天然气。以往,注汽锅炉的液化天然气燃料补给主要依靠外委运行,为提升支撑保障油田主业生产能力,减少外委费用,胜利油田运输分公司购置了10辆LNG新能源运输车保障油田内部市场。自2020年以来,这家公司持续加大电动、LNG、氢能动力运输车辆投入力度,更新新能源车辆62台,有力推动“绿色运输”建设。

    2022-05-27
  • 长城已完成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产品规划 将推高端氢能车

    5月24日消息,据财联社从接近长城知情人士处获悉,长城汽车已完成对燃料电池乘用车的产品规划,并计划以独立品牌推出,定位高端。该知情人士称,“长城汽车燃料电池( 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品牌及产品内部已准备就绪,原计划今年二季度推出,但疫情因素估计要推迟到年底。”面对着疫情和油价的双重承压下,传统车企们纷纷发力新能源。长城汽车也不例外,采取纯电动、混合动力、氢动力三大主流技术方向全面覆盖,成为国内布局范围最广的企业之一。事实上,早在2020年底,长城汽车就规划了高端汽车项目沙龙。时任长城汽车沙龙智行CEO的文飞表示“沙龙品牌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第一的氢电双能豪华品牌”。

    2022-05-25
  • 中国又一项技术迎来突破,甘肃喜迎一项大工程,为国创收几十亿

    对于一个国家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能源。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能源储备的话,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必将腾飞。中国也算是能源大国,但毕竟中国有十四亿人口,每年消耗的能源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每年我国都要花费数千亿去进口国外的能源。也正是因为对其他国家的能源依赖性在不断变重,所以我们国家迫切地希望能够在能源领域寻找到新的替代能源。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能够开发出氢能源的话,我们国家就再也不需要依赖其他国家的能源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研发氢能源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最早在氢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国家。我国氢能源技术迎来了重大突破,并且在甘肃建设了一个超大工程,将西北三省联合成一大片制氢产业,根据科学家的技术,这制氢工程每年可以为我们国家创收几十亿。

    2022-05-23
  • 世界级“氢港”初具规模 加速“氢经济”全球落地 为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计,到2050年,全球大约1/4的氢气将用于国际贸易,包括超过1亿吨的绿氢和超过5000万吨的蓝氢。其中一半将通过管道运输,一半将通过氨船运输。“氢港”在其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港口既是发展氢能的推动者,也是氢能落地的首批受益者。近年来,国内外各大港口、企业纷纷加快步伐布局“氢港”,短期内着眼于港口本身的氢能产业链建设和能源消耗清洁低碳化,长期来看,也为当地的氢能全球化贸易和能源转型做铺垫。据了解,现阶段我国已有一批“氢港”初具规模,分别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上海市临港新片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江苏省张家港市、浙江省宁波市等地区,正成为中国氢能产业的样板示范区,为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海外,美国的长滩港和洛杉矶港、荷兰的鹿特丹、西班牙的瓦伦西亚港、日本的横滨港等,都在采用氢相关的技术,来减少航运和港口的碳排放,并建立能源转型的综合体系。

    2022-05-20
  • 制氢成本可控制在1块钱!院士们对话宝丰能源总裁谈氢能未来!

    近日,央视《对话》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 ,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 ,宝丰能源集团总裁刘元管,解读氢能时代到底还有多远。氢能,作为一种高热值、零污染的能源,对于促进全球经济脱碳,特别是在工业和交通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替代作用。不久之前,我国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首次明确地提出氢在能源体系当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近日,央视《对话》 栏目特邀嘉宾为您深度解读氢能时代到底还有多远。氢能,作为一种高热值、零污染的能源,对于促进全球经济脱碳,特别是在工业和交通领域将发挥不可或缺的替代作用。

    2022-05-18
  • “油气氢电”齐上阵 中石化上海石油助力复商复市

    为助力地方企业复商复市,上海石油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为一线解决难题,及时打通运输“卡点”,并以最快速度办理通行证百余张,全力保障运油车辆出行保供。疫情封控以来,上海石油持续深化“我要买油”APP数字化推广应用,确保疫情期间为客户提供无接触服务,坚持为保障供应的生产型企业开展送油上门服务,5月以来,已累计配送油品7000余吨,配送860车次,其中,上海首批地方企业复工后,日均配送车次比复工前翻番。上海石油开辟400余条绿色防疫加油通道,2000余名在岗员工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和物资供应,在持续落实成品油供应的同时,上海石油做好加气、加氢、充电保障供应,全方位向社会供应绿色能源。进入五月,上海石油在营加油站已向各类物资配送车辆加气291吨,向城市运行保障车辆充电6228车次,充电量14.4万千瓦时。在西上海发展油氢合建站,为氢能源物流保障车辆开辟绿色加氢通道,每天服务氢能源物资运输车40辆以上,5月以来累计加氢2.9吨。

    2022-05-16
  • 构建多层次氢能产业体系 为我国加快能源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氢能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大、发展态势好,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发展初期,具体表现为氢能产业安全水平不高、布局缺乏协同、模式创新不足等。一些地方把氢能产业作为重要的新动能培育,但缺乏对本地发展氢能产业的比较优势研究,由此造成氢能产业同质化严重,区域氢能产业布局缺乏有效协同,市场需求有限,产业模式创新不足。对此,需要多措并举,构建安全为先、布局优化、模式创新的氢能产业体系。安全为先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前提。要加快研发安全技术、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加快氢能制取、储存、运输、加注和应用全产业链安全技术研发,加强氢气泄漏检测和关键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应用,预防氢能产业安全风险。加快形成全产业链的安全监管制度,完善氢能产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严格把控氢能安全风险。强化氢能生产和利用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和监管主体责任,促进各主体提高安全意识,夯实氢能安全利用的基础。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