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亿!三峡能源海上风电场单日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近年来,三峡能源积极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海上风电产业链融通发展,从广东至辽宁,初步形成海上风电能源走廊,总装机规模近500万千瓦,创造了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国内首个柔性直流海上风电场、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等多项国内外第一的纪录。
扫一扫,关注我们
近年来,三峡能源积极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海上风电产业链融通发展,从广东至辽宁,初步形成海上风电能源走廊,总装机规模近500万千瓦,创造了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国内首个柔性直流海上风电场、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等多项国内外第一的纪录。
12月21日,在山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简称“起步区”)举办的一次大会上,首批搭载国氢科技“氢腾”燃料电池的重卡正式交付起步区,标志着起步区氢燃料电池汽车批量运营正式启动。
12月19日,以“共建氢能迭代阶梯”为主题的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会在宁波召开。会上正式发布《2023势银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报告对氢能制储运加和氢应用产业全链条进行系统分析,从市场、技术、政策、供应链、产品和应用等方面综合展示一年来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新态势新进展。
竣工活动上,滨海新区公交集团与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吉利星际客车品牌举行交付仪式,正式将全球首批100部醇氢电动公交车交付新区,这也标志着滨城公交向绿色低碳智慧安全发展转型迈进。
近年来,中国华电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发建设的同时,也致力于绿电制氢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应用。依托中国华电牵头承担的国家级攻关项目,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科工”)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共同研制出了单堆兆瓦级中压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同时,华电科工基于自主研发的分级预紧力压装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共同完成了10~400标准立方米/小时额定产氢量的“华瀚”系列化中压PEM电解槽产品的开发。
据了解,齐齐哈尔百万吨级氢基绿色能源基地由国家电投集团黑龙江公司主导建设,总投资420亿元,占地面积162.9公顷,规划建设350万千瓦离网风电,配套16.4万吨/年制氢系统,可实现年产40万吨绿色航煤和40万吨绿色甲醇。
抽水蓄能电站是满足电力系统调节需求的关键方式。蟠龙电站机组全部投运后,调节能力达240万千瓦,将成为西南地区电网的“超级充电宝”,承担电网调峰、调频、调相、储能、旋转备用和黑启动等任务,可有效平抑区外来电的波动,为重庆接纳远距离、大规模区外来电提供重要的动态支撑,提高特高压等跨区输电通道的利用效率和输电量。同时,通过统筹配置送端和重庆地区调峰资源,并充分发挥抽水蓄能电站的削峰填谷功能,能够提高清洁能源整体消纳能力,为远距离、大规模消纳跨区清洁能源奠定基础。
12月6日,羚牛氢能喜迎佳讯——东方氢港100台49吨氢燃料电池重卡正式交付,并投入浙江嘉兴港区运营。浙江氢能、浙江飞驰及羚牛氢能的相关领导亲临现场,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按照羚牛氢能重卡每台年行驶里程12万公里计算,该批交付的氢能重卡可实现减碳12620吨,这将进一步引领嘉兴绿色低碳目标,推动“东方氢港”项目的高质量发展。
12月1日,中国能建数科集团主体投资、中南院总承包、湖南火电承建的我国首台(套)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高标准完成厂用受电,标志着该项目全面进入调试阶段,为后续机组整启和并网发电提供了有力保障,也预示着该工程投产后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投入商业运行的300兆瓦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