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了《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存在四只‘拦路虎’,一是制氢成本高昂,二是核心技术及材料短缺,三是激励措施不足,四是基础设施存在局限。”
白皮书在分析时强调:中国氢气成本在氢气售价中的占比达70%。目前,电解水的制氢成本约为 3-5 元 /Nm³,仍显著高于化石燃料制氢和工业副产氢。在理想情况下,科尔尼预测,碱式和PEM 的成本都将在2035 年左右低于灰氢,届时碱式和PEM将在各自适用的领域和场景实现大规模的绿氢生产。在电解槽成本与可再生能源电价下降的共同助推下,电解水制氢成本有望在2035年左右实现与灰氢平价。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白皮书预计,在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中国加氢站数量有望在2050年突破万座,加氢站累计投资额逾600亿元,实现约16%的年复合增长率。截至2021年底,中国累计建成超过190座加氢站,在营加氢站超过157座,超过日本,位居世界首位。但是,对于氢能产业的发展来说,这些加氢站的数量还是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比起充电桩低廉的成本,加氢站则是动辄过千万元的巨大投入,这也是氢能源汽车乃至氢能产业发展受到制约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2021年随着示范城市政策的落地,国内加氢站建设将提速,到2030年预计建成数量将超过1000座。尽管如此,白皮书指出:中国氢能产业某些核心材料严重依赖于进口。例如,固定氧化物与阴离子交换膜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技术不够成熟,只有少数公司和设备制造商参与其中。核心材料缺失制约着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白皮书认为,绿氢的生产、储存以及供给,和燃料电池是未来十年的发展重点。针对氢能政策补贴方面,白皮书认为中国对于氢能补贴的范围有些狭窄,基本集中在氢燃料电池领域,需要对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有补贴、优惠电价、税收优惠等政策。需求侧的政策目前主要集中在储氢和氢能汽车领域,没有实际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