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科谷资讯

国务院21条促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

发布时间:2022-06-10作者:科谷摘编

1、国务院21条促新能源高质量发展,2030年风光发电总装机超12亿千瓦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实施方案提出7方面21项具体政策举措。一是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二是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着力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三是深化新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优化新能源项目接网流程,健全新能源相关公共服务体系。四是支持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高新能源产业国际化水平。五是保障新能源发展合理空间需求,完善新能源项目用地管制规则,提高国土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六是充分发挥新能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益,科学评价新能源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和效益,支持在石漠化、荒漠化土地以及采煤沉陷区等矿区开展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效益的新能源项目,促进农村清洁取暖、农业清洁生产,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七是完善支持新能源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优化财政资金使用,完善金融相关支持措施,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结构转型是关键,核心是大力发展新能源。近年来,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取得不小的成就,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阶段,但是电网消纳不足等痛点。在新能源发展的新阶段,实施方案以21项举措,提出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

2、财政支持“双碳”工作: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

       5月30日,财政部发布《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六大支持重点方向和领域,包括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基础能力建设、支持绿色低碳生活和资源节约利用、支持碳汇能力巩固提升、支持完善绿色低碳市场体系。

      《意见》提出五大财政政策措施,包括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作用、健全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发挥税收政策激励约束作用、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包括资金分配突出重点,强化对重点行业领域的保障力度,提高资金政策的精准性。研究设立国家低碳转型基金,支持传统产业和资源富集地区绿色转型。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将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发展项目纳入政府债券支持范围。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更好地发挥税收对市场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快梳理现有政策,明确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资金投入渠道,将符合规定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任务纳入支持范围。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碳交易和碳税是碳减排的两项重要的碳定价政策工具,去年7月份中国建立了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不过在碳税方面政策仍未出台,是否开征碳税也存在争议。未来,财政部在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方面,是否会向碳税跨出一步,我们拭目以待。

3、“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出炉,年发电量将达3.3万亿千瓦时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提出四大目标,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18%左右;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分别达到33%和18%左右,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太阳能热利用、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

      《规划》明确了7个“十四五”重大陆上新能源基地,包括新疆新能源基地、黄河上游新能源基地、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黄河几字弯新能源基地、冀北新能源基地、松辽新能源基地、黄河下游绿色能源廊道;2个“十四五”水风光综合基地,包括川滇黔桂水风光综合基地、藏东南水风光综合基地。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十四五”是碳达峰的窗口期,要达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的要求,需要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规划从可再生能源的总量、发电、消纳、非电利用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目标,同时明确提出7个重大陆上新能源基地,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定下详细的任务表。

4、《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2022)》:深圳高居榜首 北京、青岛、杭州、昆明位列前五

        近日,南财城市通、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发布《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2022)》。报告构建了净零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从多个维度对30个样本城市的净零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30个城市净零碳发展水平总排行中,深圳以较大优势高居榜首,北京、青岛、杭州、昆明、西安、武汉、厦门、广州、长沙分列第2-10名。

       报告构建了净零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净零碳城市指数为一级指标,共设碳排放指数、能源结构指数、能源消费指数和发展质量指数等四个二级指标,下设33个三级指标。其中,碳排放指数青岛第一,深圳碳排放强度最低;昆明位列能源结构指数首位,火力发电占比最低;能源消费指数西安表现最佳,唐山需改进;深圳发展质量指数最佳,一线城市均在前五名。

       报告还将深圳、北京、青岛、武汉、西安、杭州、昆明、厦门和长沙9个城市作为重点样本城市进行分析,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绿色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还提供了部分国际低碳城市的发展经验。最后,报告针对性地为城市的低碳转型提供了参考建议,探讨迈向净零碳城市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