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湾区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实现融合创新

发布时间:2021-08-02作者:科谷摘编

       来源:《财经》杂志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实现融合创新?
       以深圳为中心的大湾区创新,最关键的不是技术、不是资金、不是平台,而是创新文化环境的支撑。把深圳构建成为大湾区的科技大脑,不仅辐射大湾区,还要辐射广东省,甚至华南地区,就此形成。
       在许多国人眼中,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中国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也是中国最有活力、最能引领创新的区域。截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连通性已经在全球最重要的城市群中遥遥领先。但是在创新方面,大湾区内部的合作交流、协同创新机制仍不够完善,亟须加强和改进。
       作为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中心城市,无论是广州还是深圳,在走向创新和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如何更好发挥引领性、标杆性作用?如何突破体制机制的藩篱,促进大湾区城市的融合发展?就此问题,《财经》记者近日专访了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博导黎友焕。
       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还未形成
       《财经》:教育、科研与产业的结合是目前大湾区的短板吗?
       黎友焕: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不管是在校学生,还是在校老师数量,都超过了世界上其他三大湾区,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短板体现在高端大学的数量上。比方说,现在香港八所大学中的六所是亚洲高校100强,而广东省有100多所大学,能够进入100强排行榜的高校数量比较少。
       虽然广东省现在开始推动香港的大学来广东办分校,但是两地学校之间的交流交往还很少,还没有打破这种学分制度的围墙。甚至广东省内的高校交流也很少,如果广东财经大学想共享中山大学的教学资源,目前是很难的。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不仅是排名,而且研究的领域、专业,在全世界排在前面的,广东也比较少。以旧金山湾区为例,斯坦福、伯克利等名校作为基地,周边产业结合度非常高,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团结在大学周边,以大学为中心,催生了很多产业园区,也催生了更多创新、创业基地。很多科研都以大学为圆心,从事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和开发,教育、科研、产业成为了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截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还没有形成,教育、科研与产业的结合与旧金山湾区相比,差距非常大。
       显然,广东的高校需要提质增效。怎么向高端发展、引进世界级的人才?谁是带头人?这才是问题所在。中国面临着科技“卡脖子”问题,体现在中国的核心技术、关键材料、新材料受制于人。把一些大湾区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拆开来看,里面的技术很可能来自硅谷,或者来自国外其他地区,跟大湾区的高校紧密性几乎是零。而且大湾区的高科技企业可能跟国内其他地区的电子科技大学、理工大学的联系比在广州、深圳的大学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大湾区的高端企业跟本地高校、研究机构的联系有待提升。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很多的大学没有动力去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对外开放办学的理念还没有形成,与社会对接还存在鸿沟,很多高科技企业自身形成了一个闭环,因为担心技术外溢、泄密,还有其他种种安全问题,所以有些高科技企业跟高校也很少接触,无法突破“最后一公里”。比如,企业和高校要搞一个联合实验室,但是企业只请某一个专家是不行的,而是要把某个学科作为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支撑平台,这才是企业、机构跟高校的有效对接方式。造成目前这种分割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科研体制机制存在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科研环境和氛围以及创新文化等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科研改革不动大刀子的话,这种局面短期还不会彻底改变。
       即便是政府要推动这种高度良好的联合,但是政府的科研经费使用有规定,相关规定太细了。政府要修改相关规定才行,否则可能会出现“干多错多”等问题。现在相关院校的自主性还是比较弱的,归根结底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
       《财经》:如何对标国际领先湾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起一套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黎友焕:放眼整个世界,虽然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已经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但是它们的问题仍然是比较缺乏活力,特别是疫情打击下,已经出现了破碎化,比如加州的高科技企业,最近又跟美国总统拜登对着干,影响了企业创新和团队稳定等。
       反过来以深圳为中心的大湾区,创新最关键的不是技术、不是资金、不是平台,而是需要创新文化和环境的支撑。深圳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更加包容开放、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的雏形。但是现在深圳的局面也有隐忧。隐忧就在于现在深圳处于创新产业的初创期,还能体现优势。但是过一段时间,如果创新生态系统没有进一步升级和完善,就会暴露出劣势。目前发展空间和高企的房价已经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制约要素之一,如果短期内无法解决,深圳下一轮的可持续发展就无法谈起。可以说,高房价已经成为深圳吸引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地市区域之间的界限也成为创新外溢的阻力,从空间挖潜创新力已经迫在眉睫。
       那么接下来的出路在哪里?出路就在把深圳构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大平台,作为一个科技大脑,不仅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还要辐射整个广东省,甚至辐射整个华南地区。深圳作为一个技术总部、科技大脑,可以把中山、惠州、珠海等拉进这个系统中,通过交通纽带,再加上创新纽带,把这些城市拉进来作为“手”和“脚”,让这些城市成为深圳创新系统的支柱、网络,深圳就真正会成为中国的硅谷,产业链就此形成了。
       如果形成这样的创新体系和产业格局,虽然现在高端国际人才可能进不来,但是这些人才可以到中国香港,可以到中国澳门,以几个重大科技装置为平台,拓展世界性的研发系统。未来香港的研究成果转化要放在大湾区。现在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的转化平台在哪里?在美国硅谷。科技人才在香港研究,但是拿着技术去硅谷转化了。硅谷的技术再拿到深圳来转化,这说明还是制度问题。现在香港科学家来内地,还要办证,类似于这种制度应该改。以香港的科研能力和体量,辐射包括深圳和广州在内的整个大湾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广州应当加大南沙自贸试验区的创新力度
       《财经》:怎样评价大湾区城市的分工与合作?
       黎友焕:广州和深圳有没有分工?我认为没有严密的分工,甚至有很多是重合的。其他地级市还存在争人才、争项目、争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激烈竞争,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同质化竞争态势。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大的创新系统,但现在问题是,深圳是一个创新系统,广州也是一个创新系统,比如说深圳的风投有一两万家,但是风投来广州的比较少。风投要跟着产业走,跟着创新走,跟着独角兽走。广州这方面比深圳明显弱一些。前段时间还出现广州的企业到深圳发展,因为深圳有税收优惠。广州要想办法去弥补。
       广州的南沙是自由贸易试验区,能不能在这个自贸试验区放宽创新政策?南沙的税收完全可以跟深圳对等。现在横琴、前海、南沙三个自贸片区,横琴和前海的创新制度是最多的,力度也是最大的。横琴和前海能做的事情,南沙为什么不能做?
       随着大湾区的交通建设,区域一体化将出现“1+1>2”的效应,也能带动广东省过去经济不太发达的地方发展。以广州、深圳为首的核心城市空间越来越小,房价越来越高,需要向周边外溢,把周边地区发展起来,尤其是相对落后的一些地区,要是能带动起来的话,这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最开心的事。
       《财经》:如何通过大湾区内部的开放和创新,更好地应对外部风险?
       黎友焕:国际环境方面,美国拜登政府要和中国竞争,国外的核心技术不想给中国了,人才也不让往中国回流了。怎么办?需要两手抓。一方面,要聚焦于谈判,为中国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中国要准备自己的研发体系,要有危机意识,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黑天鹅”的突发性事件。
       当前国际形势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随时都可能出现中国无法把控的事件,而且事件的发展方向很可能不以中国的意志为转移,形势异常严峻。我们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尽快补短板,以不变应万变。
       粤港澳大湾区毫无疑问是中国目前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最重要的区域之一,湾区内部有效分工体系的构建,可以减少同质化竞争和提高发展效率,更能形成区域合力和区域竞争力,从而有效应对外部风险。同时,国际技术革命浪潮已经汹涌难挡,各领域都已经出现了一大批颠覆性新技术,粤港澳大湾区如果能抓紧这一轮的技术革命步伐,紧跟前沿性的技术发展趋势,及时引进转化,将会是中国冲破技术围堵的重要路径之一。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