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发布时间:2021-08-27作者:科谷摘编
广东氢能产业发展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地集聚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企业和研发机构,氢能产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为进一步优化全省氢能产业发展布局,加强区域氢能创新资源整合利用,最近,我们对建设广东氢能产业走廊(以下简称“氢走廊”)开展了专题调研,分析了广东氢能产业走廊建设的必要性、基础条件,研究提出了三种建设方案及相关对策建议,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梳理,供领导决策参考。
1、广东建设氢能产业
走廊的基础条件
政策环境日渐完善
省级层面,2018年,广东省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府〔2018〕46号),提出“加快完善氢能产业布局,推进氢气制备、储运、加注基础设施建设”;省科技厅通过组织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大力支持氢能技术攻关。
地市层面,佛山出台《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提出“以氢燃料电池为突破口,培育并带动制氢、输氢、储氢、用氢以及相关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广州出台《关于印发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办法的通知》(穗埔府规〔2019〕14号),提出推进黄埔区建设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深圳、珠海、惠州等也出台了有关规划,对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做出整体布局。
积累和储备了一批氢能技术
制氢方面,凯豪达等开发电解水制氢装备制氢效率优于同类产品;埃森新能源公司依托珠海长炼石化有限公司,目前具备每天40吨的氢气产能。
氢气储运方面,黄埔区引进了上海舜华车载储氢及加氢设备研发及产业基地项目;佛山引进北京科泰克储氢罐项目。氢燃料电池开发方面,鸿基创能、南科燃料等专注电堆核心材料研发,广东国鸿氢能已建成年产两万台电堆和5000套系统的商业化电堆及系统集成生产线。
示范应用方面,佛山市被列入科技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促进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示范城市,现有7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运营;广州、深圳等地已有氢能物流车、环卫车等投入示范运营。
打造了一批氢能产业创新平台
围绕氢能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广东已建成了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哈工大(深圳)氢能与燃料电池研究院、广州氢能源创新中心等研发支撑平台,大力推进氢燃料电池及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部分领域已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同时,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佛山分中心依托仙湖实验室也启动建设,聚焦氢能等新能源领域,着力破解能源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为满足广东能源需求、降低用能成本、保障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氢能产业园区及加氢基础设施
建设有序推进
目前,广州、佛山等地结合氢能发展需求,积极规划建设高水平氢能产业园区。如广州黄埔区提出打造云埔湾区氢谷,项目总投资44.38亿元,重点开展电堆及核心材料、燃料电池系统、整车技术、加氢站设备等氢能领域核心部件的技术研发和批量化生产制造等,目前已有待落地项目11个。佛山南海区在丹灶镇规划47.3平方公里建设“仙湖氢谷”,规划建设氢能企业总部集聚区、氢能源科研院所和氢能科技展览中心,完善壮大产业链条,打造氢能创新产业生态圈。在加氢站建设方面,截止到2020年年底,广东已建成加氢站30座,在建和拟建加氢站29座,数量均为全国第一,初步形成了加氢基础设施网络。
2、建设方案初步设想
氢能产业走廊建设的必要性
广东在发展氢能过程中存在“多地开花、各自为政”现象,尚未形成全省“一盘棋”的发展格局。通过研究建设广东氢能产业走廊,对整合利用全省氢能资源,统筹优化氢能区域布局,加快氢能产业集聚发展,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促进作用。一是有利于推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龙头骨干企业等氢能创新资源向走廊沿线集聚,加快完善氢能产业链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有利于发挥佛山、广州、深圳等地资源优势,统筹布局全省氢能产业发展,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形成整体竞争优势。三是有利于加快氢能资源开发利用,提升氢能在全省能源应用中的比重,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