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产业领域

碳中和时代能源企业的战略转向

发布时间:2021-09-03作者:科谷摘编

       我国需要在10年内实现碳达峰,40年内实现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中国企业更要尽快制定和实施低碳发展新战略。在国际政策方面,欧盟的碳边境调节税也提上日程。一个必然的趋势是,通过政策手段或者公众媒介,这种全球共同责任会逐渐被分解为企业及个人的社会和经济责任。

因此,企业需要形成前瞻性的商业思维,建立新的经营战略。对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和战略中的重要主体——能源企业来说,向什么方向前进,如何在经营中落实减排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能源企业可以从目标体系、战略和管理以及支持体系三个方面制定碳资产管理行动指南。

首先,企业需要综合考虑政策要求和企业发展方向建立碳资产管理目标体系。在各国制定碳中和目标后,许多大型企业,比如苹果、亚马逊、杜邦等,也纷纷制定了企业碳中和目标。在油气行业,道达尔、BP、壳牌等欧洲石油公司均制定了明确的计划,最迟在2050年之前实现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净零目标。在我国,“三桶油”都公开表明了将与国家减排目标保持协调,但并未宣布详细的减排目标和措施。中国能源企业除了考虑碳市场的强制减排要求,更要积极响应国家“30·60”目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建立可持续的气候变化管理目标。

其次,企业需要审时度势,及时制定和调整碳战略,并推进碳资产管理工作。在业务运营层面,优化资产结构,加大脱碳力度。《巴黎协定》预计在2℃温升情况下,2030年碳价将达到100美元/吨,欧盟也在推进碳关税工作,能源企业需要在未来的投资决策中对资产进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对于油气行业来说,由于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仍占有较大比例,天然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下游,成品油产能过剩,化工产能不足,随着新能源竞争力的逐渐提升和高端化工材料需求的持续增长,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将从燃料主导转向“材料化”发展。因此,油气企业需要在上游业务中加大天然气资产的占比,在下游发展高端化工,积极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同时,企业应布局可再生能源,通过减少上游甲烷排放以及发展CCUS和绿氢等碳抵消技术,降低核心业务碳强度。在碳市场层面,企业需要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并使用碳资产托管、碳基金、碳债券、碳期货等金融工具进行资产管理。

再次,企业需要从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两方面构建碳资产管理支持体系。通过培养或引进碳资产管理人才,搭建碳资产经营管理队伍,或成立专门的子公司负责碳资产管理业务,并做好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数据等相关基础信息建设工作。

气候变化问题关乎全社会人民福祉,投资者、政府和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驱动因素。随着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投资乘势而上,能源企业除了实施碳资产管理外,还需要做好碳信息披露工作,回应不同群体的需求,通过信息披露实现与利益相关方的有效沟通。

四年前,G20金融稳定理事会设立的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发布了一套面向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气候变化管理和披露框架,包括道达尔、雪佛龙、BP在内的许多大型石油公司都根据此框架进行了披露,英国和新西兰已经提出了强制按照TCFD框架进行披露工作的要求。中国能源企业可以参照TCFD框架,从公司治理、公司战略、风险管理,以及指标和目标四个维度对碳资产管理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并根据现有的碳信息披露项目(CDP)、气候披露标准委员会(CDSB)和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等披露标准提高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质量。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TCFD披露框架,将关键因素纳入碳资产管理体系。在公司治理流程中综合考虑气候相关风险,构建具有结构弹性的战略体系,利用关键绩效指标管理气候风险,把握气候机遇,占据行业发展新市场。

一些发达国家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了自然碳达峰,而我国承诺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能源行业面临艰巨的转型任务。此外,能源转型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能源变革新赛道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会——向低碳全球价值链高端攀登,能源企业需要积极将碳资产管理纳入企业战略,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