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产业领域
  • 氢车产业化受困“技术与成本”,一批国家级研发中心启动!

    “氢燃料电池汽车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进入产业化?”这是今年以来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普遍关心和焦虑的问题。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之一,在于其关键技术与零部件何时突破。

    2023-11-29
  • 解决燃料电池“卡脖子”难题!我国首次成功研发!

    11月27日,记者从山西省科技厅获悉,针对燃料电池领域,日前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开发出超级超纯铁素体TFC22-X连接体材料并实现了批量供货,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燃料电池行业关键战略材料“卡脖子”问题。

    2023-11-27
  • 人民日报解读首个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动氢能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

    《指南》重点关注氢能制储输用各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协同推进技术创新、标准研制、产业发展,以标准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充分调动产学研用各方的积极性,加快制定一批氢安全、输氢管道、加氢站设备、燃料电池系统及其零部件、燃料电池汽车等方面的标准。

    2023-11-24
  • 当氢价在2元/Nm³以上时 制氢加氢一体站具有绝对经济优势!

    11月19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头条播发“聚焦氢能产业”专题节目《政策破冰 安徽首个制氢加氢一体化经营许可证发放》,其中对国家电网安徽电力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进行报道。报道指出,这个示范站刚刚拿到了安徽省首个制氢加氢一体站经营许可证,意味着这个站可以就近为附近的加氢站提供供氢服务,每天额定的产氢量在180公斤左右,能够覆盖两条当地公交线路的用氢需求。这座示范站通过屋顶光伏和电网的谷电制取氢气,再经过管道直接送到一墙之隔的加氢站内,实现了非化工园区一体化制氢、加氢服务,省掉了高昂的运氢成本。此前氢气制备只允许在当地化工园区内进行。

    2023-11-21
  •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研究制氢制氨技术和关键装备制造技术

    推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发展。按照“可再生能源+储能+联合制氢+碳汇”技术路线图,重点围绕风电设备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光伏以及潮流能等设备制造,氢能制备、储运装备等领域,联动开展清洁能源装备研发创新和制造,培育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依托岱山良好的港口岸线条件,联合龙头企业,研究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技术、制氢制氨技术和关键装备制造技术,打造“深远海海上风电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深远海海上风电运维基地、绿色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和“深远海海上风电母港”。

    2023-11-17
  • “绿电+绿氢”解决方案亮相迪拜 隆基助力中东能源转型

    11月9日,隆基在迪拜成功举办了以“绿电+绿氢”为主题的产品发布会。本次发布会,隆基携高效组件产品Hi-MO 7及氢能产品LonGi ALK Hi1系列产品重磅亮相,以更具价值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助力中东能源转型。

    2023-11-15
  • 163座!广东广州拟选址建设加氢站 白云、黄埔数量最多

    11月9日,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官网发布了《广州市加氢站建设选址指南》,《指南》中提及,广州市拟选址建设16座制氢加氢合建站与147座加氢站,合共163座加氢站点,其中白云区和黄埔区加氢站布点数量最多。

    2023-11-13
  • 全线封顶!全球最大“绿氢+”煤制烯烃项目最新进展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工业项目区,一期投资478亿元,采用绿氢与现代煤化工融合协同生产工艺,烯烃总产能为300万吨/年,建设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工程,是目前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的项目。

    2023-11-10
  • 内蒙古新能源倍增行动:2030年新能源装机300GW!绿氢产能50万吨,制氢设备产能1000台套!

    根据文件,截止到2022年底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规划达61.82GW,将以2022年为基准年,力争2025年实现新能源规模、新能源质量倍增。预计十四五”后三年每年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约30GW,力争到2025年,全区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5亿千瓦以上;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3亿千瓦。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