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科谷资讯
  • 能源局: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

    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6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会,会议要求,加快推进重大水电、抽水蓄能和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尽快投产。要充分认识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和月新增装机较以往大幅增长的新常态,认真抓好“三北”重点地区新能源消纳利用,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在迎峰度夏中的保供作用。

    2022-07-08
  • 国务院部署七方面21项举措 力促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七方面21项举措。这些部署传递出怎样的信号?新能源行业如何受益?记者采访国家能源局及权威专家进行解读。在开发利用模式上,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7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28亿、3.06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风电和太阳能年发电量达到9785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首次突破10%,达到11.7%。方案旨在锚定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主要负责人表示,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方案明确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突出模式和制度创新,在四个方面提出了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举措,推动全民参与和共享发展:

    2022-07-06
  • 吉富星: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助力“双碳” 加速布局绿色低碳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速布局绿色低碳发展,这是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内容,将重塑国家间、企业间竞争格局。随着我国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强化生态系统治理的任务很艰巨。尤其是当前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低、能源利用效率较低问题较为突出,同时,部分能源品类的外采率居高不下,能源安全保障面临较大压力。为此,政府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的财政支持力度,2016 年至 2020 年安排生态环保财政资金达 4.4 万亿元,年均增长 8.2%。但是,预计实现 " 双碳 " 目标的转型资金或将达到百万亿元规模。在财政收支处于长期紧平衡状态下,单纯依靠财政投入是难以为继的。

    2022-07-04
  • 中国人民大学唐杰: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汇聚全民力量

    推动公众更好参与“双碳”工作,有必要对当前公众的碳认知和碳足迹进行描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于2021年对全国不同地区1434名城乡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85.9%的受访者认为全球变暖问题对于人类的危害“非常大”或“比较大”,超九成受访者表示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愿意采取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节约用电用气用热用水、购买使用绿色低碳产品等行动,这表明公众对气候变化危害有较强烈感知,并对节能降碳表现出较高参与意愿。碳足迹是量化碳排放的有效工具,碳的耗用量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方面的调查显示,居民个人碳足迹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共同居住的人数等有一定关联。同时,居民消费也有着巨大的降碳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2022-07-01
  • 高纪凡:技术创新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致力于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

    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提出“双碳”战略和时间表,体现出大国责任与担当。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气候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将全面重塑我国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率先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电力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大幅替代化石能源,成为主体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在这场系统变革中,绿色低碳技术将成为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天合光能秉承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坚持科技创新,致力于创建美好零碳新世界。2020年6月10日,天合光能登陆上海证交所科创板,成为首家涵盖光伏产品、光伏系统以及智慧能源的科创板上市光伏企业。截至今年4月,天合光能光伏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超100GW,安装在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生产清洁电力1350亿度电,可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约1.35亿吨,节约标准煤约5454万吨,相当于4.4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量,约等于在全球种了72.9亿棵树。

    2022-06-29
  • 杨玉峰:我国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 ——基于全球发展格局的基本判断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顺应全球能源转型大势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两件大事同步行进的必然结果。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已明确提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有关全球能源转型,世界能源转型委员会做出了详细的解析和定义,主要包括5个方面:丰富的清洁能源、可持续的自然生态系统、高质量和高能效的建筑、灵活的零碳出行方式及零排放循环商品。2020年,习总书记宣布了“双碳”目标。我国在气候变化的两个关键历史节点,一个是2015年巴黎气候峰会前,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另一个是2021年格拉斯哥气候峰会前,我国提交了《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这一文件进一步强化了达峰时间、CO2排放强度、森林蓄积量,并增加了碳中和目标、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等指标。从历史长河看,无论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都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承诺、行动及每年参与联合国气候峰会的过程都体现了我国是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国家。

    2022-06-28
  • 国资报告 | “双碳”之约:中央企业走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国资委督促指导中央企业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发布《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中央企业在推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今年“全国低碳日”之际,《国资报告》杂志推出特别策划《“双碳”之约》,介绍中央企业如何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自觉肩负历史使命,积极应对挑战,主动拥抱未来,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共建美丽家园。

    2022-06-28
  • 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双碳“1+N”政策体系再添新成员

    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8%,比2005年下降50.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新近又有大动作。近日,两份重要文件先后印发。一份是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以下简称《适应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统筹谋划部署。另一份是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系统部署。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下一步,要继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持续推动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22-06-24
  • 专家解读丨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助力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的部署要求,近日,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重要文件之一,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进行系统谋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机制,为2030年前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工作提供行动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较2015年提高6.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4.8%,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渐成常态。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较2015年升高18.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8.5个百分点,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景象不断增多。截至2020年底,中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降低48.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9%,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8%。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规模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