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资讯要闻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发布时间:2022-01-05作者:科谷摘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我国碳达峰目标实现面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高的严峻形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根本路径。循序渐进、有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应以企业为基本单元,以企业碳排放管理制度为突破口。

大型企业碳达峰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碳达峰是行业达峰和国家达峰的基础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超过65%,因此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的关键领域在于工业。对于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而言,头部企业由于产量高、产能大,能源消耗占比也较大。以钢铁行业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某头部钢铁集团煤炭消费总量占当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消费总量的15.9%。

低碳发展模式是企业碳达峰的必然选择。要摆脱代工、贴牌生产等依托传统制造业的资源密集型发展模式,转而追求创新驱动的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道路。以创新驱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自有品牌建设、民族品牌推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抢占中高端制造业转型和第三产业发展先机。

碳资产管理或成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的重要部分。一方面,ESG理念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和发展能力,通过创造价值共享的机会,为企业带来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共赢。另一方面,基于良好的ESG表现,企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更强,获取机会更多,有利于提高绩效水平,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低碳行动是品牌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在产品上标注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是提升产品竞争优势、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的最佳选择。国际社会降碳呼声日益高涨,第四阶段的欧盟碳交易实施在即,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也正在酝酿,这些都将对我国钢铁、铝等产品出口企业产生一定影响。具有低碳技术的企业在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品牌市场价值增值等方面都会具有一定优势。

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碳达峰的基本路径

企业碳达峰关键在于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碳排放管理。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指从原材料供给、能源供给的源头减排,到技术革新、生产工艺优化、提高能效和3R循环的过程减排,以及通过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CCUS)实现的末端减排。全产业链碳减排,是指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合作行为,碳足迹管理和碳交易等活动,来实现整个产业链乃至整个社会最大化的碳减排。

近期路径重在做好全方位碳减排、建立循环产业链和碳管理体系。一要开展全方位碳减排,即实施结构、管理和技术三大减排。结构减排即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替代原有供电系统、优先选择使用绿电、提高清洁能源动力工程机械及车辆使用比例、采用低碳零碳工艺等替代原有工艺等举措优化用能结构,从源头降低碳排放总量。管理减排是指通过建筑和工艺节能改造、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平台应用、能效管理评价、标准化改造等举措,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节约能源消费从而降低碳排放总量。技术减排是指推动低碳、零碳动力技术,可再生能源—燃料电池储能技术,绿色技术,CCUS等技术突破,以碳排放强度更低的绿色技术实现降碳目标。

二要建立循环产业链,即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开展循环经济发展和绿色生产经营评价,识别资源循环利用薄弱环节、主要问题和改进方向,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建立基于产业链的上下游低碳产品目录,优选绿色低碳产品为原料、优选绿色企业为合作方。

三要建立碳减排管理体系,从机构、体制、人才和资金等方面做好企业碳达峰实施保障。成立碳排放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盘查等。建立企业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机制,定期发布碳信息。培养一批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研发和碳管理人才。加大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开展绿色金融投融资和碳交易等。

零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是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远期追求。21世纪以来,人类对建设生态友好、绿色低碳社会的需求不断提升,以“低碳化、无碳化”理念为核心的新一轮能源革命与变革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世界能源发展正在由高碳能源进入低碳能源、由化石能源进入非化石能源时代。现阶段零碳能源、可再生能源在储能用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技术限制,但从长远来看,突破储能用能技术瓶颈,实现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双控和结构调整,人类经济社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