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开局之年。处于重要拐点的中国氢能产业将如何描绘新阶段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分析两会代表提案内容是解读产业代表心声、国家政策趋势的重要窗口。
2021年两会中氢能产业代表关注重点有何变化?今天给大家带来15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代表最新氢能与燃料电池提案及建议。
正泰集团南存辉:加快推动氢能源多场景应用
在《关于加快推动氢能源多场景应用的提案》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指出,氢能可以连接不同能源利用形式,如气、电、热等,并与电力系统形成协同互补,此外作为原材料还可以用于化工、冶金等诸多领域。我国氢气来源广泛,截至2019年,我国每年产氢约2200万吨,占世界氢产量的三分之一,是世界第一产氢大国。
南存辉同时表示,现阶段,我国商用氢气96%以上是从化石燃料中制取,制氢过程中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被称为“灰氢”,且氢能的应用以就近消纳为主,多局限于传统化工生产领域。他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一是由于当前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技术尚未大规模推广,真正洁净的“绿氢”产能较小;二是氢能储运技术不成熟,配套设施不完善,是限制氢能大规模发展和产业化的重要瓶颈。作为能源载体在分布式发电、大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还比较缺乏。
为此,南存辉提出三条建议:首先要落实可再生能源补充发电的政策;其次,鼓励以氢燃料电池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同时,发展氢燃料电池在大交通领域的应用。
汉马科技刘汉如:鼓励发展零碳排放氢气发动机
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汉如针对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发展提出3条建议:
一、将氢气内燃机纳入氢能发展战略。氢气发动机作为零二氧化碳排放技术是氢燃料电池非常好的补充技术,弥补了燃料电池一些不适用的应用场景。而氢气供给系统又完全与燃料电池相同,不增加额外的负担。氢气发动机的成本更低,热效率相当。
二、鼓励进行氢气发动机及车辆的研发,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氢气发动机的研发,进行示范应用和推广,可以快速高效的实现零碳排放效果,成本更低。希望国家能够给予氢气发动机及车辆的研发给予财政和政策支持。
三、加强标准体系制定。氢气发动机的研发目前在国际上也是刚开始,应当尽快进行相关标准制定。
旭阳能源王英其:政企合力助推氢能产业落地
考虑到氢能产业技术含量高、链条长、投资量大,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英其提出了政企合力助推氢能产业落地建议。
他表示政府和企业应该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产业联盟、创新平台等形式联合攻关,推动氢能产业项目落地落实。
王英其代表建议,让氢能汽车更好地跑起来,各地政府部门应跨区域联合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一推广,建立完善氢气储输网络,并出台针对性强的支持措施。企业在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的同时,要在降成本上下功夫,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努力降低氢能产品的制造和运行成本。
点评:碳中和目标让更多企业把氢能产业作为实现“碳中和”方式。比较2019年、2020年两会代表发言,今年多个地方代表发言更强调氢能产业政策落地执行问题。从过去的“要不要干“转向“如何干”的问题。
与去年两会代表发言相比,有以下三个变化:(1)如何落地应用的呼声最多。钢铁、煤炭等代表来自有产品的公司,更希望政府给出可以执行的具体行动、具体政策,切实支持产品示范应用;(2)氢能产业发展路径更为清晰。碳中和背景下,“绿氢”、“氢能冶金”等技术应用,可完成目标。(3)产业视野更加开阔,核心技术需要突破。对标国际的声音增多,特别是在氢能与燃料电池“卡脖子”技术方面,强调自主创新。
总之,今年两会各代表从自身企业角度出发,对发展氢能在国家可再生能源战略、碳中和战略的作用拥有更为准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