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线封顶!全球最大“绿氢+”煤制烯烃项目最新进展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工业项目区,一期投资478亿元,采用绿氢与现代煤化工融合协同生产工艺,烯烃总产能为300万吨/年,建设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工程,是目前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的项目。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图克工业项目区,一期投资478亿元,采用绿氢与现代煤化工融合协同生产工艺,烯烃总产能为300万吨/年,建设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工程,是目前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的项目。
根据文件,截止到2022年底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规划达61.82GW,将以2022年为基准年,力争2025年实现新能源规模、新能源质量倍增。预计十四五”后三年每年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约30GW,力争到2025年,全区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5亿千瓦以上;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3亿千瓦。
为推动我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政策,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绿氢作为最具可持续性且真正无碳的氢能生产路线,正成为全球氢能发展的焦点。然而,淡水资源紧缺将严重制约“绿氢”技术的发展。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氢矿,结合海上风光发电技术,通过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直接制氢,将为绿氢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新路径。
10月26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四川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多处涉及到氢能。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绿氢产业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投身于电解槽的研发与生产,以期在绿氢产业的大潮中分得一杯羹。
渝鸿创能作为首家在重庆开展氢燃料混凝土搅拌车运营的企业,一直坚持“绿色能源 零碳物流”的发展方向,积极搭建和完善绿色物流智慧产业链平台。氢燃料电池混凝土搅拌车在重庆大规模运营,不但能实现低成本能源消耗,也是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政策的体现。
科学安排储能建设。按需科学规划与配置储能。根据电力系统需求,统筹各类调节资源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各类储能科学配置,形成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的电力调节与稳定控制能力,改善新能源出力特性、优化负荷曲线,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有序建设抽水蓄能。有序推进具备条件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探索常规水电改抽水蓄能和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技术应用,新建抽水蓄能机组应具备调相功能。积极推进新型储能建设。充分发挥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氢储能、热(冷)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的优势,结合应用场景构建储能多元融合发展模式,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和综合效率。
2022年10月26日,“氢动吉林”行动暨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年产绿氢3.2万吨,年产绿氨18万吨,为我省化工行业的脱碳减碳,提供了示范引领作用。近期,我省积极争取将该项目纳入“国家东北全面振兴2023年重点项目滚动实施方案”,获得国家级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