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科谷资讯

关于生产园区加快转型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12-22作者:科谷摘编


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

 2016年北京纺织控股公司更名为北京时尚控股公司,编制“十三五”战略规划及四个配套行动方案,当年成功举办首届“北京时装周”。2017年围绕“思想观念有更新,企业转型有作为,产品升级有进展,业态创新有突破”的工作总要求,逐步夯实时尚产业发展基础,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主动处理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关系,牢牢把握转型时尚发展这条主线,调整企业结构,促进提质增效,加大战略协同,加快转型步伐,企业转型时尚的步伐明显加快,发展迈上了新台阶。随着疏解、调整、转型,我们的企业空间布局发生了改变,如何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

    一、加快工业生产园区转型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在第一章提出,“北京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作为北京国企,落实规划,必须更好地融入“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这对北京时尚控股公司加快夯实纺织业务转型时尚业务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时尚控股公司目前拥有的园区分布在所属7个二级骨干企业,其中文化创意、创新创业主题的4个,电影产业主题的2个,服务品牌运营的4个,服务科技企业的4个,其余3个。在众多园区转型运营中,资产产出和利润溢出还有提高的空间。加快生产园区转型,明确园区发展定位,推动业态创新,提高资产产出和利润溢出,已成为落实公司“十三五”规划的有效举措,是实现转型时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聚焦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从分散疏解转向集中疏解,一般生产加工环节、一般工业项目要进一步退出,城六区高端制造业的生产加工环节也要退出,尤其是要整治工业大院、散乱污企业。北京已经进入了减量发展时期,必须加强规划引导,在腾笼换鸟上下功夫,在提升首都功能上下功夫,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这是首都发展的全部要义所在。北京时尚控股公司应该紧紧抓住机遇,尽快盘活存量与优化增量、淘汰落后与培育新动能。在疏解上要坚持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在疏解中要坚持稳得住、能发展,围绕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自觉推进调整,进一步加大有效供给、加快时尚转型速度。积极清理退出低端低效企业,提高资产产出和实现资产配置优化,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三、融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北京时尚控股公司坚决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主动融入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融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公司的培育主业,以文创产业园区和时尚产业平台为依托,努力做实文化创意产业板块。

    (一)“十三五”战略规划明确文化创意为培育主业

    公司“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定位是:以“时尚、科技、服务”为特征的新纺织,打造首都服装纺织行业领先的时尚产业集团。除确立服装纺织业为主业外,明确了培育主业业务为:文化创意和信息科技业务,文化创意包括:文化创意、文创服务和文创地产。信息科技包括: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应用。

    (二)以转型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设立文化创意和文创服务业务板块奠定发展基础,公司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归集文创发展要素,系统推进业务升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是控股北京时装之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北京时装周有限公司、参股五彩斑马(北京)文化有限公司等一批传媒、文化、时尚类企业,积极打造北京时装周时尚产业发展平台等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时尚活动,合作搭建时尚培训、展示、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时尚北京》杂志等主流时尚传媒平台作用,扩大公司在时尚领域的影响力。二是推进传统工业园区向文化创意园区转型,总结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运营经验,探索价值创造新模式,着力建设电影产业园、体育电影体验园、设计创意园、“品牌工坊”、“创客空间”、“时尚生活驿站”等一批文创园区。三是立足北京,辐射津、冀、蒙等发展带,开放合作,积极与高校协同,充分发挥首都的文化创意资源优势,扩大公司影响力,打造特色文创新业态。

    2、推动工业园区转型文化创意项目成效初步显现

    公司已利用老旧厂房和工业园区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6个(朝阳区2个、丰台区2个、怀柔区1个、通州区1个),面积三十余万平方米。

    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原来是传统棉纺厂,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保留城市历史记忆、挖掘工业遗产价值的典范,是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重点园区项目,集聚了一大批文化传媒企业,年产值达200多亿元,入园机构已达到170家,涉及影视、传媒、设计、网游、高科技研发等创意产业。铜牛电影产业园原来是工厂仓库,是北京以电影产业为主题的全产业链特色精品园区,如今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创作与制作平台,该平台融合了电影投融资、电影创作、电影产业信息共享、电影人才培养与交流等业态,同时还拥有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主题文化乐园(艺术影院、电影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电影体验中心、电影文化休闲中心),已积聚了40余家知名影视相关企业。贝壳京工时尚创新园原来是工厂仓库,该园区是以“创意设计”为主导,以“童装垂直孵化”为核心、以“培育新锐设计师、孵化知名童装IP、童装设计展示、儿童教育体验”为特色,是集童装创意设计、童装品牌孵化、金融风险投资、文化信息交流、儿童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童装时尚创新园。我们还打造了位于丰台区纺织工业厂房转型而来的永乐文化“创客空间”,通过打造文化创客空间、文创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永乐商业社区服务中心,为文化企业创业者提供创意、商务、办公、交流等全要素的服务系统,并为企业提供金融、人力、渠道等全方位支持。位于“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的怀柔杨宋影业园,是为影视剧组提供专业化摄制服务的影视园区。今年将积极推动位于通州的体育电影产业园项目建设,致力于打造以体育电影为主题,涵盖研发创作、孵化交易、体验服务、活动展示、投融资等核心环节的产业生态圈,是全国首家以体育电影为主题的文化科技产业平台。

    3、积极打造时尚形象提升平台

    一是搭建北京时装周平台。北京时装周是顺应国际国内时尚产业发展潮流,促进北京时尚产业发展,推进时尚时装文化交流的一项战略举措。自2016年以来,公司作为北京时装周主要承办单位已举办2届,成为公司转型时尚发展的重要抓手。2017年北京时装周通过开闭幕盛典、流行发布、时尚北京展、时尚高峰论坛、风尚京津冀等系列时尚文化活动。流行发布共19场、150余名设计师、1500多套服装华丽亮相,其中,控股公司共参与包括开、闭幕6场流行动态发布,发布服装新品近500套。控股公司的“雪莲”“铜牛”“绿典”“ArtFusion”“雷蒙”“宫藝”“PURE TOUTH”等品牌轮番呈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扩大了品牌影响力。二是投资运营时尚媒体。控股北京时装之都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独家代理《时尚北京》的广告和发行,并且具有组织服装大型展会和培训活动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时尚、文化资源,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时尚北京》杂志定位在都市时尚产业、传播现代生活方式的独特性,实现了杂志纸媒体与四十多家国内网络媒体的内容合作,每期数字阅读人数超过五千万。《时尚北京》是时尚产业跨界的杂志,其内容涵盖了汽车、化妆品、手表、珠宝、数码电子等其他都市时尚产业,进入国内广大中高端消费群体的生活。三是投资文化企业寻求创造发展新动能。与文化传媒影视类企业合作共同出资设立北京莱井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借助合作方的社会资源,盘活闲置多年的老旧水泵房及其周边场地进行开发利用,打造符合文化创意企业发展需要的创客空间。同时还共同出资设立五彩斑马(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项目,培育优势文创业态。该公司利用身处CBD-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的优势,汇集莱锦创意文化产业园、尚8创意文化产业园和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文化创意类产业群体,为新公司提供优质的客户资源(企业和创业者),并形成资源共享业务盈利模式。

    四、生产园区转型文化创意产业的体会

    (一)坚持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主动契合北京产业发展脉搏。随着北京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首都城市战略地位的确立,我们密切关注、加强研究、提前谋划,紧跟和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发展的重要决策,以保证企业产业业态符合首都城市产业发展导向。

    (二)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力求实现老工业遗址文化与现代创意设计有机结合

    在利用老旧厂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我们最大程度保留和利用原有的结构、蕴含的历史,同时通过现代创意设计将旧厂房改造成庭院式的工作环境,适应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需求。最终目标是打造既能保存着历史记忆,又能体现现代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让旧建筑延续新生命,老厂房中树立新产业项目。

    (三)坚持打造主题精品园区导向,努力在做专做精做特上下功夫

    在园区的前期规划阶段,我们注重与属地政府的充分沟通,确保园区规划与区域规划相协调、相适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园区自身各方优势,坚持做到主题精品引领,走“专、精、特”的运营之路,最终实现做优做强做大。

    (四)坚持由易到难,从“简单出租”向“投资共生融合”转变

    园区硬件设施是吸引企业入驻的基础,做好软件服务才能更好地留住高端产业、高端人才。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我们从服务生产产业链、单纯提供租赁转向服务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增值,然后通过增值服务发现合作项目,参股优质企业,实现投资共生融合,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促进我们的业态创新。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