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意见的通知
为推动我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政策,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为推动我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政策,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以下意见。
绿氢作为最具可持续性且真正无碳的氢能生产路线,正成为全球氢能发展的焦点。然而,淡水资源紧缺将严重制约“绿氢”技术的发展。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氢矿,结合海上风光发电技术,通过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直接制氢,将为绿氢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新路径。
10月26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四川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多处涉及到氢能。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绿氢产业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投身于电解槽的研发与生产,以期在绿氢产业的大潮中分得一杯羹。
渝鸿创能作为首家在重庆开展氢燃料混凝土搅拌车运营的企业,一直坚持“绿色能源 零碳物流”的发展方向,积极搭建和完善绿色物流智慧产业链平台。氢燃料电池混凝土搅拌车在重庆大规模运营,不但能实现低成本能源消耗,也是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政策的体现。
科学安排储能建设。按需科学规划与配置储能。根据电力系统需求,统筹各类调节资源建设,因地制宜推动各类储能科学配置,形成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的电力调节与稳定控制能力,改善新能源出力特性、优化负荷曲线,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有序建设抽水蓄能。有序推进具备条件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探索常规水电改抽水蓄能和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技术应用,新建抽水蓄能机组应具备调相功能。积极推进新型储能建设。充分发挥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氢储能、热(冷)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的优势,结合应用场景构建储能多元融合发展模式,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和综合效率。
2022年10月26日,“氢动吉林”行动暨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年产绿氢3.2万吨,年产绿氨18万吨,为我省化工行业的脱碳减碳,提供了示范引领作用。近期,我省积极争取将该项目纳入“国家东北全面振兴2023年重点项目滚动实施方案”,获得国家级政策支持。
10月19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其中提出打造便捷智敏的高效能终端基础设施,包括布局清洁高效的氢能源应用体系。累计建设加氢站50座以上,在临港新片区探索建设制氢、储氢与加氢一体化站,完善宝武园区、上海化工区内部区域性氢能输送网络。扩大氢燃料电池在客车、货车和大型乘用车领域应用,拓展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领域应用,开展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绿色数据中心、分布式热电联供等场景的试点应用。
10月12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氢能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其中指出:将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规划建设青岛市氢能产业园,鼓励全市氢能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向园区集聚,由市级财政连续3年每年出资1亿元用于支持园区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科研创新孵化器等重点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