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科谷资讯
  • “双碳”目标要求下的标准体系建设 节能碳排放管理标准

    标准化工作作为政策落地实施和服务市场化机制的重要抓手,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标准是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基础工具,是实现节能降碳目标的约束手段,是促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国际通行的应对气候变化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构建全覆盖、多维度、多层次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包括基础共性标准、碳减排标准、碳清除标准和碳市场标准等部分,全面支撑重点行业和领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现各类标准的协调配合。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经济领域和公众在未来几十年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可能导致资源的使用、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为此,人们正在国际、区域、国家和地方等各个层面上制定措施并采取行动,以限制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的增加。

    2022-06-20
  • 年投资超3万亿元,多省抢跑低碳赛道 “双碳”已成地方经济抢占发展先机的新赛道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双碳’工作意见”正式公布。在这个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纲领性文件中,对2025年、2030年、2060年三个时间节点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能源利用率、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森林覆盖率及蓄积量等提出具体目标,并给出具体的工作方向。指出,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至此,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框架体系构建完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在“北大-青藤未来产业学堂(二期)”开学典礼上表示,按照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21年发布的年度报告,全球实现碳中和需要总投资至少131万亿美元。其中,我国目前的碳排放规模大约占全球的30%,那么我国实现碳中和需要投资255万亿元,相当于每年要投资大约GDP的3%,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

    2022-06-17
  • 落实“双碳”行动 共建美丽家园 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6月15日是第十个“全国低碳日”,6月13日至19日是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近年来,我国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我国正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今年“全国低碳日”主题为“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措施和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各地区各部门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正在为实现“双碳”目标而努力。我国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一大片蓝色光伏板“吸光吐电”,蔚为壮观。大唐湖北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和天合光能联手打造的这个农光互补项目,装机容量达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7000多万千瓦时,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光伏发电+生态农业”盘活了光照和土地资源,“上面发电、下面种植”的模式实现了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项目盈利的多赢。

    2022-06-15
  • 许海东:坚持“双碳”发展利好新能源物流车,氢能源是未来终极方向

    在“双碳”战略推动和汽车产业变革的双重刺激之下,新能源物流车正成为城配运输市场的“生力军”,并逐渐应用于矿山、港口等特定区域以及部分长途运输场景。这种背景下,国务院一系列稳经济措施出台,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再次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重点。由此,新能源物流车是否将迎来新的发展?未来有哪些机会与挑战?为此,搜狐商用车特地邀请业内专家和商用车企业进行了采访讨论。此篇为搜狐商用车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的专访。许海东认为,当前新能源物流车在全面发展,但用于长途重载的新能源物流车还存在一定问题,未来采用氢能源可能是终极解决方案。同时,他表示,坚持“双碳”发展,不断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利好新能源物流车的发展。

    2022-06-13
  • 国务院21条促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方案提出7方面21项具体政策举措。一是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二是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着力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

    2022-06-10
  • 碳排放委员会主任陈云华:认可服务“双碳”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大力发展团体标准”。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科学、高效地推进“双碳”标准化工作,2022年5月11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碳排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近日,记者就认可如何服务“双碳”工作高质量发展,采访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副主任、碳排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云华。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新成立的碳排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基本情况。陈云华: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挥全国一盘棋的体制性优势,离不开各个地方、行业、领域,以及专业技术机构等社会力量的共同发力,这也是我们筹备碳排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的初衷。碳排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是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团体标准委员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之一,由来自认可机构、认证机构、检验机构、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方面的36名委员组成,主要负责归口管理碳排放专业领域团体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和复审等技术工作。秘书处承担单位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主要负责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和规则,启动并开展相关工作,为加快推动行业资源集聚、提升“双碳”标准化工作水平提供支撑。

    2022-06-08
  • 贺克斌院士:“双碳”行动将推动蓝天成为老百姓的“日用品”

    现行清洁空气政策可以在2030年之前保持排放下降,但之后减排的潜力会大幅收窄,而“双碳”行动则可以推动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今天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说。曾担任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的贺克斌注意到,从“夏奥蓝”到“冬奥蓝”,是我国蓝天保卫战成效含金量全面提升的一个缩影。对中国老百姓来说,蓝天正在从“奢侈品”变为“常见品”。 “相比夏季,冬季因采暖等原因,污染物的产生量会上升30%以上,因气象条件变化,对污染物的消纳能力会下降30%以上,获得优质空气质量要困难得多。”在此背景下,2021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仍达30微克/立方米,北京市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首次实现6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今年2月冬奥会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明显下降,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北京PM2.5浓度仅为23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仅为35微克/立方米。而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期间的PM10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

    2022-06-06
  • “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确定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和政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积极营造节能降碳浓厚氛围,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公布。《通知》明确,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定为6月13日至19日,全国低碳日定为6月15日。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节能先行”。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2022-06-01
  • 欧阳康:“双碳”目标、绿色发展与国家治理 引领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就是碳达峰和碳中和。到某一时期或者到2030年中国的碳达峰达到一个最高的限额以后,后30年我们承诺要通过其他的各种途径,包括绿色发展实现零排放,这件事情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其实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工业文明的背景下所产生的全新现象,实际上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的自我约束和挑战。为什么要碳达峰呢?二氧化碳的排放与温室效应有多大的联系、与气候变化有多大的联系?主流的科学家认为有一定影响的,原来我们讲地球之所以有人类,是因为地球生命圈适合。新冠疫情造成全球的产业链中断,地球的环境反而发生了比较好的变化,这样反映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是有影响的。有一些专家明确算出了碳排放的数量和地球升温的速度或者程度之间是有内在相关性的。可以考虑从这个角度约束人类和自我的行为。中国的碳排放峰值到底是多少?道路还有多远?也许我们的发展因为碳排放而受到某种约束,我看到一个目标值说到2030年我们的目标是120亿吨,如果真正实现这样的话,等于我们未来的空间剩下了10亿吨。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快速发展的节奏恐怕就会多少有所遏制,这一点现在看来真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关于碳排放与我们GDP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GDP的每一个百分点增长所消耗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都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关于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通常认为碳达峰就是达到国家有限人口范围内最高的水平,如果不是改变了能源结构或者排放的数量,就意味着它是经济发展的峰值,这个峰值在中国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这个实际上联系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未来我们经济发展的空间还有多大?除非我们改变能源结构,让包括像清洁能源占到更多的比例。

    2022-05-30